龙门吊凭借大吨位起吊、大范围作业的核心优势,在应急救援场景中始终扮演着 “重型清障者” 与 “精准转运者” 的关键角色。从工业事故残骸处理到自然灾害废墟清理,其应用形态随救援需求迭代,形成了适配不同险情的实战模式,成为大型应急救援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型装备。
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,龙门吊在工业事故救援中已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,尤其在大型设备坍塌事故的残骸处置中发挥核心效能。2001 年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 600 吨龙门吊倒塌事故的救援行动,堪称该阶段的典型案例。这台自重 4700 吨、跨度 170 米的巨型设备坍塌后,形成了长 200 米、宽 20 米、高 10 米的复杂废墟,大量钢索、钢结构构件交错堆叠,甚至有被困人员被压于主梁底部。在前期消防官兵利用破拆工具解救表面被困人员后,针对深埋主梁下的被困者,救援指挥部最终决定动用大型龙门吊实施解体起吊 —— 通过精准切割与分段吊运,逐步移除厚重的钢结构残骸,最终完成了被困人员的搜救清理,凸显了龙门吊在重型结构处置中的不可替代性。
进入 21 世纪 10 年代后,龙门吊的应用场景扩展至自然灾害救援领域,在地震、洪水等险情的 “黄金救援期” 中承担关键清障任务。在缅甸、泰国震区救援中,徐工调动的重型装备集群里,龙门吊凭借强劲起吊能力成为废墟清理的核心力量。面对垮塌的民宅与高楼废墟,龙门吊精准吊移数吨重的混凝土梁、钢筋构件,为救援人员开辟生命通道,同时将大型破拆工具、生命探测仪等设备吊运至人力难以抵达的救援核心区,配合挖掘机、装载机形成 “破拆 - 清障 - 转运” 的一体化救援链条,有效提升了废墟搜救效率。这类应用充分展现了龙门吊在复杂灾害现场的场景适配性,其稳定的承重能力与灵活的作业范围,成为突破救援瓶颈的关键。
如今,龙门吊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更趋向专业化协同,在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处置中形成了标准化作业模式。2024 年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演练中,模拟台风来临之际 200 吨造船龙门吊失电被困的险情,救援行动虽以轴线车拖动为主,但龙门吊自身的结构特性与锚定需求成为救援方案设计的核心考量。演练中,救援团队需精准把控龙门吊刚性腿与柔性腿的受力平衡,避免拖牵过程中设备倾覆,而这类协同处置经验,正是源于龙门吊在实际救援中与其他装备配合的长期实践 —— 在港口台风后救援、厂房坍塌处置等场景中,龙门吊常与云梯、破拆设备联动,先由高空救援设备转移被困人员,再通过龙门吊移除危险构件,形成 “人员救援优先、设备精准清障” 的科学流程。
从工业事故的残骸拆解到自然灾害的废墟清理,龙门吊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始终围绕 “重型载荷处置” 与 “救援通道开辟” 两大核心需求展开。它以钢铁臂膀破解重型障碍难题,用精准作业为生命救援争取时间,成为大型应急行动中兼具力量与精度的关键装备。